公司以电加热技术为核心,致力于多个领域的热管理系统集成研发,广泛拓展电加热技术及热管理系统的应用领域,目前是国内空调辅助电加热器系统及元器件的龙头制造企业,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重要供应商,同时也是国内市场上极少数实现规模化生产多晶硅电加热系统的供应商。目前,公司已形成家用电器(元器件)、新能源(装备制造、汽车元器件及锂电池材料)和光通信(材料)三大主体业务板块并行,以新能源行业为重点发展趋势的业务格局。
(1)空调用电加热器,民用电加热器产品中的主流产品,其出售的收益占民用电加热器出售的收益从始至终保持在70%以上,主要品种包括PTC电加热器、电加热管及组件、除霜电加热器、电加热带(线)、风道式辅助电加热器、电热丝加热器等,大多数都用在空调的辅助加热。
(2)厨卫家电用加热器,基本的产品包括咖啡机(壶)用电加热器、洗衣机用电加热器、电烤箱用电加热器、蒸汽熨斗用电加热器、洗碗机用电加热器、热水器用电加热器等,主要用于厨卫家电的加热。
(1)多晶硅冷氢化用电加热器,主要用于多晶硅冷氢化生产过程中的加热,属于多晶硅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
(2)多晶硅还原炉,是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核心设备,该产品于2017年正式投放市场,成功应用于国内多家主流多晶硅生产企业,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3)锂电池钢壳材料,主要用于各类锂电池的钢壳制造,拥有国内先进的预镀镍钢壳材料生产工艺。
(4)新能源汽车用电加热器,主要产品有电动汽车用PTC电加热器、电动大巴用暖风机、集成控制水暖PTC电加热器等,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车厢加热、电池组温度控制、除霜除雾加热、座椅加热等。
主要产品为光缆专用钢(铝)塑复合材料,大多数都用在光缆、电缆的复合钢(铝)塑带。
2022上半年,家用空调行业受需求不足及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因素影响,国内外市场产销均承受不同程度的压力:根据产业在线年上半年,家用空调生产总量为8,296.80万台,同比下降4.11%,销售量同比下降1.68%,其中内销4,407.71万台,同比下降1.21%;出口4,084.60万台,同比下降2.18%。家用空调行业已处于行业成熟期,需求较为稳定。
2022年上半年,受油价持续上涨及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等产业政策相继落地影响,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22年1月-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超出预期,预计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全年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56%以上。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成长期,产销均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2022年上半年,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和全球清洁能源加速应用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总体实现高速增长。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全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同比增幅均在45%以上,其中:多晶硅环节,上半年全国产量约36.5万吨,同比增长53.4%。此外,海外光伏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实现量价齐升。上半年组件出口量达78.6GW,同比增长74.3%;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3.1%。多晶硅行业周期性较为明显,目前正处于投资高峰期,今年有望继续实现快速增长。
2022年上半年,受光纤网络扩容提速、千兆光网加速发展、5G网络加快规模化部署等积极因素影响,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光纤招标均出现价量齐升的局面。截止本报告披露之日,根据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发布的招标公告,2021年-2022年合计集采光纤超2.2亿芯公里,同比明显增加,集采价格同比也出现回升。光通信行业正经历低谷回升的初期阶段,市场供求持续改善,行业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
公司所有产品均采用直销方式进行销售,其中:民用电加热器方面,公司与主要客户格力、美的、海尔、奥克斯等均签订有年度供货框架协议,各大客户定期举行订单招投标,公司中标后按客户的即时订单组织生产和供货;光缆专用钢(铝)塑复合材料及电池钢壳材料一般按季度招投标,然后按中标数量供货,有的大客户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务基本上都是参与客户组织的项目招投标,在签署合同后按合同约定组织生产、销售。
公司对主要原、辅材料的采购采用合格供应商目录管理。供应商必须按照公司现行的各项管理体系要求进行严格的资质评审,通过评审后才能进入公司的合格供应商目录。公司的主要原材料至少有两家以上的供应商。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原材料供货渠道,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按照现行的质量体系要求制定了严格的采购流程。
公司的生产模式采用以销定产或按照项目合同组织生产,同时对需求量大的品种会保持合理的安全库存。
公司的客户服务模式采用“贴近市场,就近服务”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保姆式“零距离采购”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合并报表共实现营业收入173,084.91万元,同比增长28.45%;营业利润16,278.08万元,同比增长136.57%;利润总额16,389.42万元,同比增长229.0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645.02万元,同比增长219.9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397.42万元,同比增长143.37%。
1、多晶硅行业投资持续高景气,公司新能源装备业务充分受益。报告期内,多晶硅价格保持高位,市场供求继续维持紧平衡,同时受国家政策影响,多晶硅行业技术改造和扩产项目保持较高的投资景气度,公司多晶硅生产用核心设备多晶硅还原炉和关键设备冷氢化用电加热器的新签订单超15亿元;且上年末结余的在手订单陆续进入交货确认期,经营业绩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8,211.41万元,同比增长180.63%;毛利率28.25%,同比增长6.89个百分点。
2、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公司新能源汽车元器件业务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电加热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605.53万元,同比增长122.59%;毛利率23.87%,同比提高7.74个百分点。
3、家用电器元器件业务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0,633.31万元,同比略微下降;毛利率17.73%,同比上升1.22个百分点。
4、光通信材料业务继续平稳增长。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0,054.84万元,同比增长23.27%;毛利率12.78%,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
5、锂电池材料业务收入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公司优化调整锂电池材料产品结构,将业务重点向预镀镍产品逐步集中,导致营业收入有所下降。报告期内锂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882.36万元,同比下降36.78%;毛利率30.16%,同比上升1.39个百分点。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报告期内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发生变化。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产业政策变化风险 按照行业分类,公司的基本的产品分属于家用电器行业、多晶硅行业、光通信行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等细分行业。各细分行业的景气度与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紧密相关,目前的光伏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均受益于产业政策的支持,处于良好的景气周期,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如未来相关产业政策发生较大或重大不利变化,则可能会影响公司订单减少甚至在手订单无法完全执行,从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应对措施:(1)在积极配合国家及地方政府做好防疫的同时,加强供应链上下游相关配套行业的协调和配合,做好安全稳定生产,努力加快项目建设,尽量降低疫情造成的影响。(2)加强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趋势研究,提前开展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阶段分析,研究相关行业政策变化,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努力降低政策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3)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强技术创新,以关键技术突破行业瓶颈,以高端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公司的市场抗风险能力。 2、主要客户依赖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为民用电加热器、工业用电加热器、多晶硅还原炉、光通信钢(铝)塑复合材料等产品。这些产品的主要客户分别处于空调行业、多晶硅制造业、光缆制造行业。这些行业的客户集中度相当高,存在一定的大客户依赖风险。 应对措施:为降低客户依赖风险,公司将继续加大新产品、新客户、新市场的开发力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同时积极引进新产品、新技术,进一步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分散产品销售市场。 3、业务规模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 公司近年来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分、子公司不断增加,新业务、新领域不断扩张,尤其是募投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建成达产后公司的业务规模将进一步放大,同时还将面临资源整合、市场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新压力、新挑战,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管理和人才风险。 应对措施:持续完善和优化公司发展战略和管理规划,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提高经营管理的全局性、前瞻性和合理性,强化制度约束力;抓实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抓好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内部风险防控,规避、降低管理风险;持续加强人才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满足经营管理需求,推行绩效考核,吸引并留住人才。 4、应收账款风险 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销售额持续增加,应收账款余额也不断增加。公司主要应收账款单位大多数都是行业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经营能力,与公司保持多年的合作伙伴关系,拥有良好的回款记录,且公司已制定较为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较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未来如果公司客户所处行业政策发生较大变化或主要客户生产经营情况出现突然变化,公司有可能发生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或无法全部收回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一方面将持续做好应收款账管理工作,采取积极措施减少应收账款,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另一方面,持续优化客户结构,提高优质客户占比,以此来降低应用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5、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风险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虽然已聘请有关专业机构多方进行充分论证,做好预测分析和风险评估,董事会也进行了审慎的可行性研究,但是,将来有可能受市场环境变化、产业政策调整、技术更新换代、市场需求没有到达预期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未能达到预期效益的实施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一方面将加快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进度,促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能尽早达产;另一方面,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加快技术开发应用,以此来降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未达到预期效益的实施风险。